找到相关内容902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祈竹仁波切答:我本人信仰三宝,但我的信仰却常令朋友及他人评谤,我应当怎么办?

    以后,一见到他人的过失就搬出一大堆佛法戒条及因果理论来吓唬他人,结果自己没有了一堆朋友,却未能令一个人对佛法生欢喜心,反而令他们都讨厌佛法。反过来说,如果自己的言行都向好的方向改变,别人自然会喜欢亲近,...

    祈竹仁波切

    狮吼棒喝佛教问答录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1561913007.html
  • 问:皈依的真正意义是什么?

    只能算是一个佛教的尊敬者。做一个佛教徒,必须经过皈依的程序。皈依不是吃素,与吃素没有关系。不皈依的人也可以吃素,皈依的人也可以不吃素。皈依不是受戒,皈依没有什么戒条约束,假如有,也是说我信仰佛教,我不...

    佚名

    皈依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9/22032618168.html
  • 皈依的认识

    ,与吃素没有关系。不皈依的人也可以吃素,皈依的人也可以不吃素。皈依不是受戒,皈依没有什么戒条约束,假如有,也是说我信仰佛教,我不改变信心,与五戒、菩萨戒是不相同的。因此,皈依不是吃素、不是受戒,当然更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42246006.html
  • 禅的基本架构

    安祥禅、祖师禅与如来禅的基本架构,就是「正见」加「正受」。「正受」有「自受用」跟「他受用」。一个人学禅,若没有受用的境界,那岂不是太苦?人生本来就苦,你学了老半天的禅,没有受用,那你学什么呢?所以「正受」与「正见」就是「安祥」两个字。   安祥为什么不叫别的呢?因为「心安则祥」。如何心安呢?你做每件事都问心无愧。宗教有很多戒条,有两、三百条戒,人活得够苦了,受了戒以后,有几百条不能犯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51552647.html
  • 遮戒与性戒

     五戒中的“不饮酒”戒,就属于“遮戒”范畴。  前四条性戒,是针对人本身的有情之境所订;后一条遮戒“不饮酒”,是针对无情之境所订。 “性戒”自然是佛法和世间法都不得违犯的戒条,而“遮戒”虽说只是佛教徒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24354396.html
  • 安详禅简介

    慧圆明的证量。  三、安祥禅的法宝:耕云导师之讲词、著作、解惑录、诗歌、法语铭言及安祥禅曲。  四、安祥禅的戒条:初期说法以「不可告人之事不想、不做」为戒条,尔后更进一步具体约定如「契约」所示。  五、...本怀就是安祥」。  二、安祥禅的精髓:安祥的心态,也就是统一调和的心态,亦即定慧圆明的证量。  三、安祥禅的法宝:耕云导师之讲词、著作、解惑录、诗歌、法语铭言及安祥禅曲。  四、安祥禅的戒条:初期说法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80954717.html
  • 问:佛教出家僧人吃什么?怎么吃?

    过午不食的戒,但是被视为‘药食’,但持过午不食戒的僧人为数也仍不少。 比丘戒中除了不杀不盗不淫不妄四根本戒外,其余戒条平时应当“遮护”,在一定的情况下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25777529.html
  • 毁神像、贪善款的报应

    福薄运滞穷困;如果你的福德不够则摄你的精、气、神为捐助的功德主充填,故将会身病心悸体衰。除此之外,这还犯了偷盗十方财物的戒条,死后下无间地狱受苦。贪污供神佛寺庙的功德款等物实在是大大地不合算,有这种...

    佚名

    |三宝|佛像|报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6/09114083988.html
  • 佛教戒律原则与儒家道德观念契合?

    佛通戒偈”,可以被认为是戒律的基本原则: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。”其中第一、二两句分别从“负面”和“正面”或者“禁止”与“提倡”两方面对戒律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概括,具体的戒条,不过是这些原则的体现。第一句“诸恶莫作”,就范围而言,涵盖了佛教戒律中所有禁止性的戒条,即“遮戒”与“性戒”,如“五戒”、“八戒”等。第二句“众善奉行”,则包括了所有应该提倡和对众生有益的戒条,如“十善”、“三聚...

    佚名

    |观点|戒律|儒家|道德观念|佛教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19173190007.html
  • 佛教戒律原则与儒家道德观念契合吗

    禁止”与“提倡”两方面对戒律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概括,具体的戒条,不过是这些原则的体现。第一句“诸恶莫作”,就范围而言,涵盖了佛教戒律中所有禁止性的戒条,即“遮戒”与“性戒”,如“五戒”、“八戒”等。第二句“众善奉行”,则包括了所有应该提倡和对众生有益的戒条,如“十善”、“三聚净戒”中之“饶益有情戒”等。如果说第一、二句是对戒律中的客体性因素进行了基本的概括,那么第三句“自净其身”则是对戒律中的主体性...

    彭自强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022991857.html